近日,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各党支部以“闽山闽水物华新”为主题开展系列理论学习,共同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足迹,领悟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奋斗精神。
精读理论原著 深入学习研讨
8月14日,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足迹。支部书记魏琳瑛带领参会党员共同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从“机制活——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产业优——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百姓富——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生态美——让青山绿水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四个方面展开,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微小事迹多角度呈现其深厚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信仰追求、远大的思想格局与务实的工作作风。
闫雪、郭仿仿等党员同志分别从理论学习和精神领会等角度表示,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当踔厉奋发、勇担使命,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时政热词分享 先辈精神传承
8月17日,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和工作理念,召开暑期时政热点分享会。
就“焦裕禄同志种植泡桐树”的故事,党员陈娟表示,我们要学习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预备党员黄珊煌就“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事件表示,我们要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台湾问题所强调的原则立场。坚决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祖国统一势不可挡。积极分子黄婉琳就“南京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和南京夏日祭”事件表示,在面对多样的外来文化时,我们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自身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同时要坚定文化自信,警惕文化入侵与文化渗透。
聚焦翻译技能 推动海外传播
8月17日,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结合主题,开展外交部精彩发言时政翻译分享会。支部书记吴倩倩带领党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并表示在全球视野下,语言是合作交流不可或缺的载体,翻译专业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党培养的外语人,我们要紧跟时事、坚定立场。
党员朱凯薇以“台湾问题”为什么翻译成“Taiwan question”而不是“Taiwan issue”为例表示,翻译者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属于有争议的国际问题。台湾问题要得到解决,海峡两岸必须统一,这一点是明确的,不具有商量余地的,更不存在争议,故而不能使用“issue”。
预备党员林泷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发言为例,探讨了汉英翻译时寻找汉语的逻辑关联和防止受原文影响的重要性;预备党员陈敏红、孟祥露等就“窜访”一词的译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示作为翻译专业的党员,更要通过党建+业务的学习模式,努力培养全球视野,将专业知识和党的精神、信念紧密结合,将这种力量和信念带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
再学先进事迹 传承奋斗精神
8月17日,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开展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学习会,分享了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郭明义、黄文秀、廖俊波、董云阁、周永开、崔道植、刘贵今一生为党的事业无限忠诚、默默奉献的优秀事迹。
支部书记卢宝军表示,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践行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庄严承诺。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为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尽心竭力,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我们要学习他们勤恳干事、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汲取心中榜样的力量,坚持从实际出发,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