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旅游学院一名研二的学生,近期因为生了一场小病,而成了“团宠”。
泉州本土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校外严峻的疫情使得出门难上加难,楼栋审批—校医院审批—学院审批—学校审批—校外交通管制—校外就诊医院门口被劝回……只能感叹“步履维艰”!
近两年多疫情,除了上网课、寒暑假回家麻烦一些外,并未感觉到对学生有太大影响,但这次疫情离我这么近,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
然而幸运且感恩的是,我背后还有学校、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们。记得第一次好不容易出校门,却因交通管制在快抵达目的地医院的路口被劝返,加上身体的不适且没有家人陪伴,精神确实有点快崩溃了。回来后,我和辅导员孙娟娟老师哭诉、抱怨,老师并没有不耐烦,反倒是一边轻声细语地开导我,减轻我的心理负担,一边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学院反映,积极沟通协调。学院党委书记许国玺老师了解情况后,连夜与学校各部门、校医院等联系,沟通办理通行证与外出审批手续。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看上了急诊。之后,我还和家里人开玩笑说,别看老师们平时看起来都温文儒雅,办起事来都是雷厉风行呀!
贴心的是,因校外交通管制,学校专门派专车护送我去医院,毫不夸张,送我就医的司机叔叔车上,挂满了各种通行证,那都是学校和各位老师不断协调的结果。
之后,医生告知需要住院治疗,家里人也进不来泉州,学妹主动陪我去医院,照顾我的起居,陪我隔离在医院的病房里,挤在一张病床上,每天还需做核酸……感谢学妹对学姐的付出和陪伴,还有隔离时舍友们的帮助。
生病期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辅导员老师的“大爱”和对学生的意义,前前后后四次出入校门都是孙娟娟老师帮我报备、联系医院、联系校车接送,不能就医的时候比我还着急,一直询问我的身体状况,住院期间每天都会嘘寒问暖,许国玺书记和孙丛强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和困难。出院后在专家招待所隔离,老师们还惦记着我和学妹的吃饭问题,早上问需要什么物资,下午就亲自送来了爱心大礼包和暖心小纸条,水果、自热饭、零食、饮料一应俱全,且完美避开了我作为病人不能吃的东西。亦师亦友,满是关怀。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文字才能表达现在的心情,唯有一句:“感谢感恩,记于心中。”
时常在想,我是何德何能才能得到大家对我的帮助和牵挂,真的无以回报。学校对于疫情期间同学们的关爱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以生为本”的真谛。领导老师们陪同我们一起封闭在校内,守望相助共同战“疫”,我想,如果以后自己也在相同的岗位上,定会继续传递这份厚爱,以此份真心对待学生,因为我曾拥有过,知晓其中的温暖和意义,所以更想让这份真心延续下去,温暖更多在异地就读同学的世界。
在此,由衷感谢学校学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期待疫情结束,我们携手继续抒写曾经战“疫”过的青春故事。
老师们送来的爱心水果和零食
(编辑: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