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上旬以来,泉厦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信息学院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部署下,主动施策、多点发力,精细化、系统化落实相关工作,严密跟踪师生健康及思想动态,开展系列暖心服务师生活动,全力以赴筑牢抗疫防线,竭尽所能守护师生健康。
筑牢疫情防控封锁线,众志成城有决心。
信息学院把守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头等大事,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坚持以“严”为首,以“实”为基,严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于3月14日召开全院学生骨干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第一时间通知传达校园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于3月15日召开全院教师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完善专人专班负责的疫情防控机制,并印发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引导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好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学院党政办及学工办分类别建立师生信息台账,精准掌握每一名老师及同学的位置、健康、核酸证明等信息,确保所有信息上报快速、可靠、可信、可用。学院学工办着力完善学生“学院-年级-班级-个人”四层级疫情防控传达体系,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作为各级网格负责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安全等动态情况,建立上下联动“反馈+监督+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为学院2390名学生筑起校园疫情防控的封锁线。

信息学院疫情防控专题会议
建立服务师生保障线,枝叶关情更暖心。
信息学院坚持把解决师生实际困难作为工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力开展系列暖心服务。学院定期收集师生关于学习、教学及生活意见,及时反馈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研讨解决方案,跟踪解决过程,晾晒解决效果,做到普惠施策的同时,也“点对点”为师生提供精准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三月以来,学院积极动员教职工主动参加校园学生核酸检测志愿工作,积极组织党团学生骨干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信息学院共开展560人次食堂志愿文明引导服务,规范疫情防控下的校园就餐环境与秩序,在志愿服务中挥洒青春汗水,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学院统一协调,为毕业年级学生提供会议室、备课室、教室10余间充当“爱心共享空间”,最大程度满足毕业生求职面试、考研复试的需求,使用人数达80余人;3月28日,信息学院2010级校友章炎炎主动与母校联系,以个人身份为母校捐赠包括4万个口罩和300套防护服在内的防疫物资,学院第一时间派发物资,学院辅导员在走访宿舍期间,把“爱心防疫口罩”亲手分发给了学院每一位在校学生,将温暖的爱心和强大的信心传递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也为学生们树立了好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左)“面试爱心共享空间” (右)香港学生吴达尔、麦嘉俊参与食堂志愿服务

信息学院2010级校友章炎炎捐赠物资及辅导员走访宿舍分发物资
点亮思政工作生命线,多措并举增信心。
面对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信息学院借势而进,因势而动,线上线下联动做好学生思政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底线思维,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学院学工队伍通过防疫思政课、走访宿舍、防疫安全及身心健康视频会、单人谈心谈话等形式,努力把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获得学生认可。同时,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学院坚持家校联系,开展针对性教育,形成教育共识,合力解决疫情时期学生学习及身心方面的问题。此外,各年级辅导员立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分别组织毕业生考研及考公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与生涯咨询活动、Vlog大赛、专创融合学科交叉讲座、校园风景摄影大赛等学科及文体活动,以此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院分年级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的各类活动
激活抗疫推广传播线,凝聚共识心连心。
学院依托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QQ及微信通知群等媒体矩阵及工作平台,在通知传达、知识普及、服务师生、先进事迹报道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凝聚师生抗疫共识,具有针对性地落实好防疫知识的传播、防疫政策的解读。三月以来,微信公众号“hqu口袋信息”相继推出《关于近期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共同防疫,团结e心》《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等8篇精品推文,号召全院师生自觉遵守防疫政策,积极配合相关工作。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拍摄创意抗疫视频,以此致敬抗疫英雄,讲好抗疫故事,共推出《信息学子翻唱抗疫版孤勇者》《魔性洗脑防疫舞》2个抗疫宣传视频,广受学生称赞,截至目前,播放量已超1.1万次,点赞量已达450次。

学院公众号推送的抗疫推文及视频
在疫情面前,信息学院坚持学做并行、点面结合,扎根基层服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工程,全院上下凝聚一心,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彰显了坚定的抗疫信心,检验了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编辑:蔡君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