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院开讲抗疫思政课 传递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作者:      单位:国际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05

4月5日下午,国际学院2022年思政第一课线上开讲。学院党委书记谢友福以《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意志品格磨练》为题,将热门视频以及发生在中国、学校师生身边的抗疫故事融入教材,为学院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抗疫思政课。

以2019年12月为时间切入点,谢友福梳理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过程,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六种精神力量,即团结精神,科学精神,创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提到,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抗疫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精神,更深层次地彰显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校战疫过程中,师生员工积极投入抗疫一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用责任与担当守护了华园安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光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责任与担当,有助于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含义。”谢友福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意志品格磨练”展开详细阐述,希冀全院师生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化为内生动力,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勇敢创造美好未来。他并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等诗句名言与师生共勉。

2020级金融学专业学生魏思语参加了学校抗疫志愿服务,她说,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等不断激励着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抗疫志愿服务中去。

“我深深为许多人在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所感动、启发、鼓舞,泉州的表现展示了‘爱’的磅礴力量。”2020级国际商务(全英文教学)专业学生张珏表示,经过这场磨难,泉州定会成为更勇敢、更有韧劲的城市。身为国际学院学生,更应该培养全球视野、家国情怀,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将精神力量传播给更多人。”

线上思政课截图.png

线上“抗疫思政课”截图


(编辑: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