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同心圆”工作室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召开“生命无价,大爱有‘疆’”少数民族学生主题班会。少数民族辅导员瓦热斯老师和古再丽老师、新疆内派教师杨正华以及来自两校区的学生42人参加。
瓦热斯老师主持会议,向参会师生介绍了4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两则报道:《能不能把飞机叫回来?能!》《飞机返回接回断臂男孩,后续来了》。通讯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一名7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不幸被拖拉机绞断了手臂,需在8小时内接回,否则可能失去手臂甚至有生命危险。就在这紧急时刻,航空公司、医院等的通力合作,与时间赛跑,最终小男孩手术成功,保住了手臂。
内派教师杨正华在会上讲述道:从男孩受伤到接受手术,救治黄金时间只有8个小时;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要跨越1400公里,还有医院到机场、机场到医院的路途。在这场同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中,很多人与男孩素不相识,但给予他的却是家人般的温暖,是浓浓的骨肉亲情,是超越民族界限的人间大爱。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体现了感人至深的新疆速度和新疆温度,彰显了生命无价、大爱无疆的情怀,更生动反映了天山南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和团结同心的力量。小麦是一个幸运又幸福的男孩,伤病虽无情,人间却有大爱。
与会学生围绕这场生命接力展开了发言。沙牙热·塔西帕拉提说,看了新闻以及结合自身的经历,她感恩党和国家对于广大人民的关心与照顾,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也让她十分感动。她说,我们要致谢参与千里营救的所有人,致谢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坚实有力的大集体,致谢陈全国书记的关心嘱托,致谢坚强的小麦,感恩这个时代。
布阿提古丽·肉孜说:“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环境和医疗技术都很发达,技术先进,平时生病再也没有以前的担忧了,还有政府的各类优惠政策,处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非常感谢党中央对新疆人民的关爱和呵护。”
克米尔地·吐尔逊说:“守护生命,积小善为大善。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搭把手、出份力,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每年5月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月,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学生处通过开展“同心圆”读书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对新疆各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疆少数民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