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学院挂牌成立20周年,5月17日,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举办系列青年专家论坛,邀请北京化工大学袁亮教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磨粒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任莹晖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沈彬副研究员分别作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机电学院院长黄辉教授、制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崔长彩教授共同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中,任莹晖副教授作题为《硬脆材料微小零件微细磨削复合加工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以及国家高校磨削工程技术中心的概况和硬脆材料微小零件细微磨削技术的发展。她从微型加工的研究背景开始讲解,细致地阐述了用微工具进行超高精度的磨削加工,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脆性断裂和表面损伤以及微工具的严重磨损问题。据任莹晖介绍,其团队致力于硬脆性材料微零件的化学和机械微磨削机理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过程中又进行了误差在位补偿控制的研究,继而进行化学机械微细磨削工艺研究以及光热化协同微细磨削复合加工技术,并且技术研究不脱离理论研究,将微细磨削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沈彬副研究员作题为《切削刀具表面高性能金刚石涂层制备技术》的学术报告,对目前国内外技术环境进行了分析介绍,并表示切削刀具与工件材料是“矛”与“盾”的关系——为了使得切削刀具可以正常地加工工件材料,必须要“矛”强于“盾”。沈彬介绍,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我国高性能金刚石涂层技术唯一的路径就是自主研发,其团队开发的金刚石涂层刀具应用于C919大型客机的水平尾翼的制孔加工,成功解决了进口刀具无法解决的加工难题。
袁亮教授作题为《面向安防领域的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团队以及主要研究的五个方向与成果:移动服务机器人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助养康老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此次报告主要针对目前安防机器人存在的问题,从光电吊舱跟踪系统着手,在无人机各种技术指标、飞行控制算法分析、目标识别跟踪技术研究、无人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最后,袁亮、任莹晖和沈彬还就报告内容同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告诫大家,做科研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清楚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的差别, 在科研过程中要注重扬长避短,在发挥自我个人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要注重团队的力量以及团队知识的传承。
此次学术报告内容详实,讲解生动,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不仅为同学们普及了多个科研领域的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为同学们往后的科研之路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意见。
据了解,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78年,先后改名精密机械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2001年6月成立学院。为庆祝挂牌成立20周年,机电学院策划了包括本科教学质量月、青年专家论坛、青年教师座谈会、毕业精品展等系列活动,冀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教学提质、科研突破、服务深化,助力学院在“十四五”的征程中再铸辉煌。

论坛现场